当前位置: 首页> 养老故事> 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行——1.76亿独生子女的养老焦虑!
  • 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行——1.76亿独生子女的养老焦虑!
  • 2022-04-29 19:48:17
  • 我们在等你

    新媒体编辑:常年混迹于各大论坛、微信、微博,具有敏锐捕捉和策划热点事件和能力,文笔好、日常生活就是段子手、写起来有内涵,无节操。

    视频摄影:会剪辑及后期制作。

    加微信号(445984929)详询。



    这张名为《独生子》的照片,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忧虑:左边病床躺着老母亲,右边是老父亲,中间是孤独脆弱的孩子。

    这个脆弱无援的背影,可能就是现在的我们,或者不久之后的我们。

    父母渐老,孩子还小,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养老危机,已经悄然到来。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于1978年出台,1980年施行,一直延续到2016年,才因全面二胎政策而结束。

    如今,父母渐老,孩子还小,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危机,已经到来。

    孝顺才是最大的奢侈品
    知乎上一个网友的故事,戳中了很多人。

    每晚,他算着家里的账睡去,清晨再惴惴不安地醒来。因为,怎么算,钱都不够。

    他和妻子是双职工,双方父母4个,都60多岁了。父母的上面,还有2位90岁的老人。下面还有1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

    他的爸妈、岳父母们虽大病没有,但小病不断,4个老人一边照顾90岁的爸妈,一边互助养老。但最近,他觉得这种平衡越来越难维持了。

    他父亲摔了一跤,骨折进了医院。一下子,原先照顾爷爷的主力没了,还得找护工去照顾父亲。

    医院、家、幼儿园、单位,样样都得顾,样样都不太顾得上。

    像他这样陷入独生子养老泥沼的人,不是少数。

    根据中国社科院人口预测专家王广州的测算,2015年我国有1.76亿独生子家庭。他们或多或少,都正在面临着或者将会面临可怕的养老困境。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但真正敢生的夫妻,并不如预期那么多。

    北京大学人口学者穆光宗曾在一份调查中,为独生子女家庭打上了“高风险”的标签,这种风险来源于“唯一性”。

    曾经的中国家庭讲究“四世同堂”“子孙绕膝”,如今这种金字塔结构已然颠倒,越往下延伸,家庭成员越少,甚至只有一人。

    而这唯一的一个人,成为了支撑大家庭的中坚力量。

    一位深圳朋友,请了2名护工在家照顾母亲,加上老太太的其他生活开销,一个月要花差不多2万元。连护工都说“这老太太命真好,有这么孝顺的儿子”。

    这样的孝顺,对大多数人来说,绝对是奢侈品。

    这份中产养老价目表道出了他的不易


    在三四线城市,医院护工的价格是130元左右一天。一二线城市里,价格涨到了200到300元一天,等于每月6000到9000元。

    很多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子女们的月薪,也就刚好给护工发工资。

    如果是请住家护工(保姆)来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一个月要4000到5000元不等。

    有些家庭出于种种原因,会选择把老人送去养老院。

    北京一家只收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民营养老机构,每人每月的费用在5000至6000元。这远远超出了大部分老人的退休金数额。所以,住得起他们家养老院的老人,往往都是那种子女在当地有较高收入的。

    这家养老院的月收费标准从1800元到4000元不等,再加上医疗、药物、护理和其他生活用品开销,其实不算低。

    入住高端养老机构要花522万到1162万。再算上通胀率,结果非常惊人。

    有钱的可以去住民营养老院,只要子女有钱,一切好说。

    这样一来,重担全部落在独生子女肩上,顾家、育儿、日常开销,再加上支付养老院费用,压得透不过气。

    因此
    也有一些子女,选择了逃避。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养老费用让一些独生子女不堪重负。

    与私营养老院相比,公办养老机构更具“性价比”。问题是,住进公立养老院,是一件有钱也未必能办到的事。

    深圳一个网友为父亲考察养老院的时候惊呆了。一家价格相对便宜、条件好的公立养老机构,有2000多名老人在排队,但每年只能安排入住一百人。

    从当时开始排队,他父亲得等20年才能住进去。这并不是夸张,也不是个例。

    之前有媒体报道,北京一家公办养老院,价廉物美,单间只要2250元一个月,双人间每人只要1200元,但入住却要排队等100年。

    才两周时间,报名的人就把一年的空床位住满了。

    “孝顺”是种奢侈品,成本高昂,也是对子女们经济实力的考验。

    毕竟,独生子女们已经被日常生活、职场拼搏、小家庭开销、抚养孩子等方方面面所绊住,到底还有多少余力兼顾父母,成了最现实的疑问。

    幼时
    你陪我长大,现在我却没时间陪你养老

    父母陪孩子长大,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当独生子女们长大后,他们的时间,却被其他事情所分割,分给父母的时间远远不及当初父母花在他们身上的时间。

    一旦需要照顾住院的父母时,这种时间花费上的巨大落差体现得最为明显。

    一方面是出现病痛时,一个孩子所能提供的资金支持和照料都比较有限。

    另一方面是,平日的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并不与子女住一起,甚至不在同一个城市,心灵上的孤独不可避免。

    而老人们对情感和陪伴的需求,对有些独生子女们来说,已成为一种难以回避的负担。

    独生
    子女困境,何以解忧?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独生子女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其中最高赞的评论概括了无数人的心声:不敢死,不敢远嫁,特别想赚钱,因为他们只有我。

    为了让父母晚年能够享受一蔬一饭的幸福,没有兄弟姊妹、没有退路的独生子女们必须背负起两倍、三倍的经济压力。

    必须想尽办法让父母亲感受到贴心的爱;必须尽可能多地为父母花时间。

    一个留在老家工作的女性朋友说,她估计会找个当地的小伙子结婚,不可能嫁到外地。

    “要经常跟爸妈待在一起啊,他们除了我,没有其他寄托了”,说到最后,她补了句,“压力好大。”

    而唯一能显而易见地缓解赡养父母困境的方法,恐怕只有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了。

    “钱”永远是大多数子女们共同面临的问题。越是有钱,越能提供给父母高质量的医疗、陪护条件,同时也越有时间陪伴老人。

    你有类似烦恼么?

    来源:凤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