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老方式> 【新闻一锅烩】市女企业家协会献爱许堡乡敬老院 | 众帮公益协会为栗艳捐4500元爱心款
  • 【新闻一锅烩】市女企业家协会献爱许堡乡敬老院 | 众帮公益协会为栗艳捐4500元爱心款
  • 2021-12-01 22:07:19
  • 市女企业家协会献爱许堡乡敬老院


        “想得太周到了,连牙膏、牙刷都给买好了……”大同县许堡乡刘志福感慨地说。14日,市女企业家协会的爱心人士来到该县许堡乡敬老院,为这里的老人送去价值6600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据介绍,许堡乡敬老院有老人23名,去年乡政府为这里的孤寡老人建新房改善了居住条件。“这些东西都很实用,都是平常用得着的,爱心人士特别有爱心,老人们个个都很高兴。”该敬老院负责人说。68岁的五保户刘志福在敬老院住了近20年,他接到慰问品后高兴地说:“太感谢了,给我们送来了这么多东西,还考虑的这么细致,连卫生纸、牙膏、牙刷都给我们送来了。”
      当天,市女企业家协会共送去30袋白面,20袋大米,20桶食用油,30箱牛奶,以及卫生纸、香皂、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在此之前,该协会还在该院开展了2次扶贫救助活动。(记者杨昱郁)

    众帮公益协会为栗艳捐4500元爱心款

    《协会成员每日捐一元帮助女孩全家渡难关》有下文


          17日,众帮公益协会爱心人士冒着雨雪到新荣区后坡村看望栗艳一家,送去爱心款和衣服,希望帮助他们一家渡过难关。

         本报16日以《协会成员每日捐一元帮助女孩全家渡难关》为题,报道了今年17岁的栗艳(化名)家住新荣区上深涧乡后坡村,栗艳父亲患有糖尿病和脑梗,一直拖着病体靠拾荒供4个孩子上学,2018年元旦,父亲离世了。栗艳说,父亲没了,母亲一蹶不振。家里不但没了经济来源,还有不少外债。看到母亲的无助和无奈,栗艳发出求助,希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姐弟4个继续学业。

          对此,大同市爱心公益协会负责人东哥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赶赴栗艳家里给予慰问,同时协会主要成员一致同意启动了日行一善基金,以支付栗艳姐弟4人以后上学的各种费用。

         众帮公益协会负责人获悉栗艳一家的不幸后,积极发倡议捐款,协会成员为栗艳捐助了 4500元爱心款。17日上午,该公益协会10多位爱心人士冒着雨雪赶往新荣区后坡村看望栗艳一家人,并将捐助的爱心款和衣物送给他们,希望他们一家渡过难关。当栗艳的母亲接到爱心款激动地说:“真没想到,丈夫去世后,原本以为天塌下来了,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可这几天,她有信心了,有政府和社会上这么多爱心人士的帮助,她相信自己家的日子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记者龙中华)

    气温下降,市救助站展开联合行动

    10名街头流乞人员得到救助


    救助站工作人员给流浪人员留下衣服、被褥及食品

      17日降雪使得大同气温下降,街头流乞人员极可能被冻伤。昨日上午,大同市救助管理站、、市六医院等单位以及市户外运动协会公益组织近170人对流浪人员进行联合搜救,当天共10名流乞人员得到救助。

      18日9时许,参与联合搜救的人员被分成9个小组,各自带着棉衣、棉被、饼干、方便面、矿泉水等物品,分赴废弃房屋、工棚、桥梁、涵洞、车站、繁华地段等流浪人员露宿集中区域展开巡查救助。“前方发现2名乞讨者,请停车救助……”对讲机里传来搜救人员的信息。在市三医岗西南角,2名流浪人员正坐在花池台上休息,其中一个年长的男子自称88岁,年纪稍小点的是他的儿子。“跟我们回救助站吧,我们可以帮您……”搜救人员对老人说。“不去啦,我一会自己回家,不麻烦你们了。”老人始终坚持要自己回家。“这个老人以前我们救助过,帮其找到了大儿子家,并护送回去。”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说。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搜救人员给老人发放了救助引导卡、方便面、棉衣、棉裤、棉鞋和棉被,并详细告知老人求助方法。“永泰南路又发现一名流乞者……”搜救人员立即停车上前救助,但该男子也不愿意回救助站接受救助,救助人员为其送上救助物资。

      19日上午,共有10名街头流乞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在以民政救助为主导的搜救行动中,富有爱心的社会公益组织出车、出人,已经成为搜救的主力。”市救助站负责人说。(记者 杨昱郁 于宏)

    大同古城龙王庙民俗表演闹春潮

      

    精彩的舞龙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观看 本报记者陈旭东摄

          18日是农历二月初二,位于大同古城西北隅的龙王庙(也称云龙禅寺)举办了融民间社火、古老祭祀仪式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祈福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
      18日上午,龙王庙外广场舞台上红红火火的舞龙、舞狮、锣鼓、秧歌等民俗展演增添了节日氛围,快板、歌曲、舞蹈等表演博得观众阵阵喝彩,现场还举办了披龙袍、绕龙柱等祈福活动。中午时分,众多志愿者还热情邀请市民、游客到龙王庙内吃炸油糕和素羊杂,享受浓郁的传统节日习俗。
      龙王庙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清代,原址在西门瓮城中,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移至大十字北街,九十年代进行过维修,现为古城内唯一保存完好的龙王庙。龙王庙利用“二月二,龙抬头”的传统节日,通过挖掘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向市民和游客展示大同传统的龙文化。
      民谚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说法。民间还有吃油糕(称之为“食龙胆”)、吃拌粉条(俗称“挑龙尾”)的习俗,这一天的各种习俗基本都跟“龙”沾边。民间文化把龙视为掌管雨水的神,并认为二月初二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在古代,人们要在二月初二这天到龙王庙祭祀龙王,祈祷风调雨顺、幸福安康,表达与天共喜、与地同乐、与物和谐的期盼。(记者 崔莉英)

    桑干河湿地公园又现白天鹅


    桑干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内,悠闲自在的白天鹅 刘剑摄

          随着我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每年都有天鹅等候鸟在桑干河流域停歇觅食。日前,桑干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内飞来了数百只白天鹅,它们时而悠闲自在,时而嬉戏跳跃,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我市境内,桑干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大同县,过阳高县尉家小堡村进入河北,流域面积为16748.71平方千米。近年来,随着市委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同地区林地面积大幅增加,全社会保护生态意识显著提高。目前,桑干河流域两岸森林覆盖率约为33.8%。通过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桑干河流域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日渐丰富,约有植物31科77属101种,动物21目51科17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多达20种,并成了很多候鸟迁徙途中的食物补充地与停歇地。
      为保护候鸟,市县各级林业部门加大了保护巡查力度,积极开展野生鸟类异常情况排查工作,同时将野外投食和巡查相结合,努力推进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记者刘剑)



    来源:大同晚报

    本期编辑:李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