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大四的下学期,一场大病突如其来击倒了傅华的母亲,往日健壮的她变得日渐嬴弱,最终到了傅华毕业的时候,她只能卧床,彻底失去了劳动能力。
傅华的父亲早年因病去世,是母亲支撑起了这个家,辛苦赚钱把他养大,供他读书。现在母亲这个样子了,傅华明白是他应该反哺的时候了,他彻底打消了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念头,收拾起行李回了家乡海川市。
即使海川市是地级城市,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有京华大学的学生分配到这里工作。当时刚到海川市任副市长的曲炜听说了秘书处刚分来的小秘书是京华大学的,就特别点名将他要了去做秘书。傅华本身就是京华大学的高材生,学生会干部,党员,各方面的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曲炜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因此十分赏识傅华。
一晃八年过去了,曲炜从海川市副市长做到了常务副市长,然后又做了市长,傅华一直是他的秘书。期间曲炜也曾觉得把傅华留在身边做秘书有些屈才,动过把傅华放出去的念头,可是跟傅华交流意见的时候,却被他拒绝了。傅华明白自己目前的生活重心不在什么工作,而是治疗母亲的疾病,而留在一个赏识他的领导身边,是可以获得很多庇佑的,这比被放出去做一个小官对他有利得多。
这八年间,傅华想尽了一切办法为母亲治病,可是仍然没有能够遏制住疾病的恶化,终于母亲还是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弥留之际,母亲已知大限将至,抓着傅华的手说:"华儿,我要走了,是我拖累了你呀。"
傅华看着母亲,摇了摇头:"妈,你别这么说,能做你的儿子是我这辈子的幸运。"
母亲的另一只手不舍地伸手抚摸着傅华的脸颊:"孩子,我去了你可以好好找一个老婆了。"
傅华苦笑了一下,虽然他长得一表人才,又是远近闻名的孝子,很多人提起他来都啧啧称赞。可是真要一个女人去面对结婚后马上就要伺候一个卧床病人的状况时,很多尤其是条件出众的就自然而然的打了退堂鼓。傅华又自视甚高,不肯屈就一些条件相对差的,所以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却仍孑然一身。海川市不同于一些大城市,适婚的年龄在二十五、六岁,过了三十,即使是男人也算大龄青年了。
"妈妈,你不要担心这个,好好将养你的身子,我会给你找一个好媳妇的。"傅华的声音已经带出了哭音。
母亲摇了摇头:"孩子,我怕是看不到了。我走也是一种解脱,记住,我走了以后你不要哭,日后不论发生什么,你都不要哭,要笑,像我一样笑。"
母亲摸了一下头发,感觉到头发有点乱了,就笑着对傅华说:"华儿,帮我再梳一次头吧?"
傅华含泪点了点头,拿起梳子给母亲梳起了头,母亲原本还有些花白的头发在他的梳理下变成了像雪一样的纯白,久病发青的脸此刻也变成了像玉一样的莹白,抬头纹展开了,她慈祥地笑着离开了。
傅华呆坐着看着母亲的笑容慢慢黯淡下去,终于明白这世上那个最疼他、最爱他的人已经永远的去了,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
母亲下葬以后,傅华怅然若失,以前照顾母亲是他生活的重心,现在这重心没掉了,他的心一下子空了一大片。房屋中似乎还回响着母亲爽朗的笑声,母亲的笑容仿佛就在眼前,可这以前伸手可及的景象却是那么虚幻,虚幻的就像肥皂泡一样一碰就会破灭。空间中少了最熟悉的人,一切仿佛都变得陌生和压抑起来。
当初,傅华之所以选择从政,是因为这份职业有着一份稳定的收入,可以支撑他和母亲两个人的生活。现在这唯一的缘由不在了,傅华觉得是应该重新考虑对自己的定位了。
傅华信步走出了家,这里的压抑氛围不适合他冷静的思考,他需要换个地方。不知不觉,他走到了大庙一带,这里是海川市的旧货市场,时常有人在这里卖一些古旧书刊,傅华很喜欢在这里淘一些古书,是傅华在工作和服侍母亲之余,唯一一个可以透口气的地方。
由于不是周末,大庙里摆摊的很少,也没多少顾客,显得有些冷清。傅华习惯性的在几个有限的摊子面前逛着,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看着书摊上的旧书。书摊上的书籍真假混杂,傅华看过几个摊子上的,没什么能引起他注意的,心中郁郁,便想离开,一甩眼,却看见在最后一个书摊上放着一叠巴掌大的线装书,便走了过去,伸手拿过来一本,只见封面上用小篆体写着纲鉴易知录,卷三、卷四第二册的字样,字迹古奥有劲,心里就有七、八分喜欢。
翻开封面、扉页,就看到尺木堂纲鉴易知录卷三的字样,蝇头小字,字画清晰,一看就知道是石印本。心里一喜,这是自己久闻其名的一套书,是清山阴吴承权编撰的通史,初刻于康熙年间,流传很广,很有名气的。
傅华拿起了全部的线装本,细细翻阅,发现这是光绪十二年的刻本,而且不全,缺失了第一本。虽然有所缺憾,傅华还是觉得这套书难得一见,决定把这套书买下来,便问摊主这套书多少钱?
老板是一个五十多岁,略显猥琐的男子,见傅华问价,伸出了两个手指头:"贰佰。"
傅华笑了笑:"不值吧,这书品相很差,又缺失了第一本,两百有点贵了,你说个实在价。"
老板看了傅华一眼:"你说多少。"
"五十我拿走,"傅华还价说。
老板说:"你杀的也太狠啦,这样吧,一百,不能再低了。"
这个价格跟傅华的心理价位基本差不多,他掏出了一百块钱递给了老板,拿起纲鉴易知录转身就要离开。
身后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年轻人,不要急着走,我们谈谈。"
傅华并没回过身来,继续往前走,身后那个声音又叫了起来:"说你那,年轻人。"
傅华这才意识到后面的人可能是叫自己,就回头去看,就看到一个六十多岁,留着几绺长须,瘦瘦的老人正冲着自己笑,便问:"你是在叫我?"
老人锐利的眼神在镜片后扫了傅华一下,点了点头:"就是叫你。"
傅华自嘲的笑笑:"不好意思,我已经好久没被称作年轻人,乍听还真不习惯,我们见过吗,老师傅?"
老人摇了摇头:"我们不认识,只是有几句话想跟你说一下。"
傅华这时已经注意到到了老人面前桌子上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了四个字:铁口直断。便知道这老人是做什么的啦,他向来对这些神神叨叨的事物不是太相信,就笑了笑说:"老师傅,我不信这个的。"
老人笑了:"年轻人,我不是想骗你的钱,我只是有几句话要跟你谈谈,没别的意思。反正你目下也没什么事情要去做,何妨陪我聊聊呢?"
傅华想想也是,现在就是回去,也只是回到了那个空洞洞的家,还不如跟着老人聊聊。他向来很尊重老者,就坐在老人对面坐了下来,笑笑:"老师傅,不知道你有什么指教吗?"
老人指了指傅华胳膊上带的孝箍:"不知是哪位尊亲离世?"
"家母。"
老人点了点头:"令堂虽然未享高寿,此时离世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解脱,看来她是病故的,而且是久病不治,我说得对吗?"
傅华惊讶地看了老人一眼:"您是怎么知道的?"
老人并未回答傅华,只是自顾地说下去:"你目下是不是有远行之意?"
傅华心里再次感到十分震惊,不错,他是想要离开海川市。傅华自幼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童年的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备尝艰辛;学成之后,母亲却又病倒了,他不得不留在海川,服侍母亲。因此他对海川更多的是苦难的记忆。现在母亲病逝,他对海川的最后一点留恋也没有了,正打算辞去秘书一职,离开海川呢。
傅华心里奇怪着老人是怎么看出自己的想法的,一边点了点头,确认了老人的猜测。
老人接着问:"能讲一下你准备去哪里吗?"
"北京,"傅华说。
"我们海川市地处东方,五行属木,北京在我们的北方,五行属水,倒是相生之地,此去倒是很有利于你的发展。"老人捻着自己的长须,摇头晃脑地说。
傅华遍览群书,对于五行生克倒是知道一点,水生木,是五行中的相生关系,这一点倒不假。
虽然老人一上来就说中了母亲久病不治和自己将要远行,傅华还是觉得老人的话并没有什么新意,便站了起来说:"老师傅,你这里需要我付多少钱?"
老人笑了:"跟你讲不要钱了,你稍安勿躁好不好,我的话还没说完呢。"
由于微信篇幅限制,只能发到这里啦!